全国咨询热线:022-27623466
内页banner调用电脑端1
内页banner调用电脑端2
内页banner调用电脑端3
联系我们
天津市惠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022-27623466
手机:15022310426
邮箱:983993345@qq.com
地址 :天津市北辰区北仓镇屈店工业园
联系人:高经理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试验机资讯
试验机资讯

混凝土徐变仪发明历程的详细阐述

时间:2025-11-07 16:55 点击:

混凝土徐变仪的诞生: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

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的核心材料,其长期变形特性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焦点。徐变现象——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下随时间产生的缓慢变形,对结构安全具有深远影响。混凝土徐变仪的发明,正是人类对这一科学难题的回应,标志着混凝土检测技术从定性判断向定量分析的跨越。

一、理论萌芽:徐变现象的发现与早期探索

混凝土徐变现象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。1892年,德国工程师奥托·莫尔在测试混凝土梁时,首次观察到卸载后残留的塑性变形。这一发现揭示了混凝土材料特有的时间依赖性行为,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。20世纪初,随着混凝土在大型工程中的广泛应用,徐变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凸显。1928年,美国混凝土协会(ACI)首次将徐变效应纳入设计规范,但当时缺乏有效的测量手段,工程师只能依赖经验公式估算变形量。

二、技术突破:第一代徐变仪的诞生

1950年代,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,研究人员开始尝试构建专门的测量设备。1953年,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(NPL)成功研制出首台机械式徐变仪,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弹簧系统对试件施加恒定荷载,并用千分表记录变形量。该设备虽结构简单,但实现了徐变数据的定期人工采集,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原始数据。1960年,日本东京大学改进设计,引入液压加载系统,使荷载控制精度提升至±2%,标志着徐变仪进入自动化时代。

三、智能化演进:现代徐变仪的技术革命

21世纪以来,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控制的融合催生了新一代智能徐变仪。2005年,德国Zwick公司推出全自动液压加载系统,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反馈数据,实现荷载的动态补偿。2010年,中国自主研发的SS-XB系列徐变仪采用组合弹簧结构,在500kN荷载下仍能保持±1%的测量精度,解决了大吨位设备的稳定性难题。2020年,北京仪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专利的“全自动液压加载自动测量混凝土徐变仪”,通过多组缓冲机构消除横向约束,使数据准确性提升30%以上。

四、应用拓展:从实验室到工程现场

早期徐变仪仅用于实验室研究,随着技术进步,其应用场景不断扩展。2018年,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,徐变仪网络被部署于海底隧道段,实时监测海工混凝土的徐变特性,为结构维护提供关键数据。2022年,某超高层项目采用智能徐变仪,结合AI算法实现了变形趋势的提前预警,将维护成本降低40%。如今,徐变仪已从科研工具发展为工程标配,在桥梁、大坝、核电等重大项目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五、未来展望:技术融合与标准完善

当前,混凝土徐变仪正朝着标准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GB/T 50081-2019等新标准对设备精度、数据采集频率提出更高要求。2024年,低真空环境徐变测试系统的发明,为太空站等特殊工程提供了解决方案。未来,随着5G、物联网技术的普及,徐变仪将实现远程监控与数据共享,推动混凝土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建立。 
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